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合作學習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合作學習是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它是一種較為成功的教學策略,經過十多年的發展,80年代中期在中小學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廣泛應用于發達國家,其理論也日漸趨于成熟。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點。而合作學習作為極為成功的教學策略,已被列入重點的改革對象。本文通過合作教學的實際應用以及一些調查,提出一些建議及自己的看法,以期對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學有些幫助。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生物
0引言
合作學習在當下的生物教學中極為重要。現在的學生,一方面是不愛學習、厭學,而另一方面則是喜歡一個人學習。雖然能夠靜下心來鉆到其中,但是一旦遇到問題就需要自己冥思苦想,然而有時并無結果。合作學習是進行靈感與靈感的交流,思維與思維的碰撞,在合作學習交流中有些問題會迎刃而解,有時也會產生新的想法、新的思路。
1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問題及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與所有的教學一樣,生物教學也存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進行大膽的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創新,這是所以教學的通病。現在的學生已不是以前的學生,學生的特點也已不同于以往,那么以往的教學方式就不再適用于現在的學生。如今的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追求更大的自由,是新式的學生,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已不再僅局限于老師,所以教師要改變那種以教師為主的“滿堂灌”的方式,采用更適用于如今學生的教學模式。同時,現下的學生不愛思考,玩心較大,“寒窗苦讀”已經不再適用。那么。當今的學生需要什么樣的學習方式?很顯然,既然一個人無心學習,那么,幾個人合作討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一個不錯的教學策略。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僅得到解決問題的信心。而且增加了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也獲得了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舉三得的教學方法。
2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意義
2.1“合作學習”的內涵:
合作學習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和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這樣的教學策略加入了獎勵機制,對于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而言無疑是極為有用的。幾人一組的小組會為了競爭獎勵而更加認真地去學習,這對于學生的高效學習是有利的,會促使他們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不知不覺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2.2合作學習對于高中生物教學的意義:
生物的特性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理科課程,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實際經驗的獲取。教育部大力倡導要改變高中學習死記硬背、機械式學習的現狀,加強教學與學習中溝通交流的能力,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方法,注重在生物教學中學生之間對于新知識的探討與交流。新的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影響下,當前高中生物課程頗為重視教學中,尤其是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觀察自然、互相討論等強化知識、認知實效性機會的提供,進而為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有效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實施環境。高中生物的學科特性也要求學生通力合作進行觀察、討論,參與實驗過程,共同解決實驗中的各類問題。同時,合作學習對于改善高中生物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適應性包括個主要的方面:第一,學習動機適應。即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等引發并維持生物學習活動的動因。第二,學習環境因素適應。學習環境適應是指能適應生物學習的場所、教學條件等方面的問題。第三,學習能力適應。學習能力主要是指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等,也包括學習方法。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強調實效性的教學策略,對于學生的的影響不僅在其成績的高低,也影響其適應能力。在小組內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是使生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方法。其次,小組內的學習不是單個人的孤軍奮戰,而是一起面對困難,那么就需要學生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要齊心協力的面對困難。小組成員也學要調整自己的學習時間,合理的分配學習內容,那么就需要學生去適應小組內其他成員的能力與時間。最后的評判標準是以小組的整體成績依據的,所以小組成員就必須通力合作已取得滿意的成績。
3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的重要方法
合作學習打破的以往面對黑板的課堂模式,學生可以自主的進行交流討論。那么,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呢?首先,學生要有自覺意識。如果合作學習中,學生僅僅只是用于聊天,談天說地,那么這樣的合作學習是無效的。其次,學生之間要相互包容與協調。合作已不再是一個人的學習,學生需要遷就別人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時間以及學習能力,這樣便不能遵循自己以往的學習模式。小組合作之間會出現摩擦或一些別的問題,這就需要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包容,通力合作。合作學習需要小組成員的每一位都參與其中,這樣才會起到想要的效果。除了學生之外,老師在合作學習中也起著重要的監督作用于指導作用。老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需要及時的進行解答,并且盡可能的加以引導,但不能將解決思路全部的講出來,需要使學生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如有的學生參與不夠積極,有消極怠工的情緒,或者有的學生合作不夠友好,或者爭論問題的時候惱羞成怒,有的學生發言時聲音太大影響到了其他組的同學,這都是有可能出現的,這都需要老師進行調解。當然,合作學習不是簡單地分組討論,它需要學生的自覺與老師的負責,否則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合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都應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合作學習策略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才有可能會成為今后教學中的重要模式。
4結束語
合作學習是極為成功的學習策略,當然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這些都不是大問題。只要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中學到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有了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那么合作學習策略就是成功的教學及學習模式。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機制,避免出現副作用,逐步的完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楊崗樓.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03:100+156.
[2]童英玲.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3]高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合作學習應用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作者:娜仁圖婭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