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務中心工作總結和工作打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19年,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放管服”改革為主線,以“便民、高效、廉潔、規范”為目標,著力推進“五型政府”建設工作,營造“四最”營商環境,大力踐行“擔當實干,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19年,中心共受理各類事項22153件,辦結22065件,辦結率99.6%,實現稅費收入1056.6萬元。現將2019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1、全力推動政務服務便民化,努力讓群眾和企業辦事跑的少
全面開展“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大力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圍繞“一次不跑是常態,只跑一次是例外”的目標,深入推進“一次不跑”“只跑一次”行政服務改革,堅持“一步到位、高標定位”的原則,著力實現群眾和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的愿望,提升群眾和企業幸福感。堅持“擴面”“提質”并重,進一步創新全程網辦、郵遞辦理、上門服務(幫辦代辦)等服務方式,持續開展“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梳理工作。目前,已公布“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政務服務事項740項,其中“一次不跑”253項,“只跑一次”487項。截止目前,全縣“一次不跑”累計辦件共129016件,“只跑一次”累計辦件24166件。同時重點圍繞與企業、群眾關系密切的事項,進一步壓縮事項辦理時限,提升辦事速度。目前我縣不動產一般登記、抵押登記辦理時間已從原來的20個、15個工作日分別壓縮為5個、2個工作日;縣本級企業注冊開辦從原來的4.5個工作日進一步壓縮為2個工作日。
優化完善延時錯時和預約服務機制。圍繞打造“服務型”政府的要求,自2018年12月30日起,縣行政服務中心在工作日中午雙休日和法定節假日非工作時間提供契稅申報、二手房交易合同備案、木材運輸許可等81項辦事服務(延時服務23項,預約服務58項),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便捷、高效、全時段、全方位的服務。截止目前,縣行政服務中心延時錯時預約服務辦件量為861件。
持續開展免費郵寄服務。創新服務方式,與郵政EMS合作。凡進駐中心程序復雜、手續繁瑣、當場不能辦結的事項,群眾和企業在將申請材料交到辦事窗口,辦事窗口審核材料通過后,可自愿辦理委托授權,選擇證照和批復結果“免費郵寄送達”服務,解決了企業和群眾辦事往返奔波、耗時耗力等諸多不便的問題,讓群眾和企業辦事省心、省時。截止目前,免費郵寄服務共送出郵件302件。
全面推行“就近辦”“馬上辦”。我縣契稅、車購稅在行政服務中心、車管所等辦事大廳窗口均能現場辦理,補換領駕駛證、申領免檢標志等業務已延伸至全縣各郵政服務網點辦理,巴邱等其他鄉鎮的群眾只需到各鄉鎮的郵政網點就可辦理,辦事不用來回奔波,讓辦事真正省心、省時。2019年10月10日和10月17日“每日吉安”新聞媒體對我縣“放管服”改革亮點工作進行了宣傳報道。
2、著力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努力讓企業和群眾辦事看的清
大力開展政務服務事項領取工作,推動政務服務“網上辦”。按照國家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節點要求,著力開展縣、鄉鎮、村委(社區)三級政務服務事項領取工作,規范事項要素并錄入至江西政務服務網,全面統籌推進縣、鄉、村三級政務服務網上平臺建設。截止目前,我縣共領取政務服務事項2137項,其中鄉鎮級事項745項。江西政務服務網分廳已擴展延伸至鄉鎮,鄉鎮級政務服務事項(76項)也可在江西政務服務網上實現網上辦理。
深化“互聯網+監管”,推進監管信息“一網通享”。為推進事中事后監管信息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全面厘清監管責任、明確監管措施,實現政務服務監管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精準化,進一步完善監管事項信息。我縣按照全國統一標準對監管事項目錄清單和檢查實施清單進行了編制錄入。截至目前,全縣共錄入監管事項目錄清單854項和檢查實施清單689項,9月下旬,我縣監管行為數據錄入超過2000條,得到了市政府辦的肯定。
主動取經學習,汲取先進經驗。今年以來,組織單位業務骨干先后至杭州市桐廬縣、衢州市衢江區、共青城市、安福縣、崇義縣等省內外“放管服”改革先進地方考察,學習借鑒政務服務標準化等方面先進經驗,規范編制和統一公布全縣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清單,做到全縣同一事項、同一名稱、同一標準。
3、大力推動政務服務集約化,努力讓群眾和企業辦事辦的快
全面做好新政務服務大廳啟用工作,優化辦事環境。縣新政務服務中心于11月18日正式啟用,辦公面積3000平方米,進駐38個部門,設置80個窗口,可容納139名工作人員辦公。同時涵蓋9個區(自助辦稅服務區、咨詢區、投訴受理區、“一窗”服務區、商事登記與不動產區、投資項目審批服務區、社保醫保服務區、交警就業服務區、集成服務區)。新政務服務大廳正式啟用后,周邊三個兄弟縣、市的行政服務中心先后至我中心參觀交流,對我中心整體功能布局及“一窗式”綜合服務平臺經驗做法給予了肯定。
重點落實事項進駐工作,確保實現“政務服務大廳之外無大廳”,推動各部門將更多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項目納入新政務服務大廳辦理,全力滿足群眾和企業辦事“只跑一次路”“只進一扇門”的愿望。在充分征求各有關單位意見的基礎上,草擬了《縣政務服務中心“一新二促”高質量提升及窗口高效運行的實施方案》(送審稿)并上報縣委、縣政府審定。11月初,縣委副書記劉遠生、縣政府常務副縣長黃小華組織縣人社局、縣住建局、縣林業局、縣房管局等30個單位的主要領導召開了進駐工作調度會,明確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及人員進駐事宜。全縣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共1159項,目前已有1079項進駐中心,進駐率為93.1%。
著力建設好“一窗式”綜合服務平臺,力促辦事“找一個窗”。新政務服務大廳重點打造了“一窗式”綜合服務平臺,縣本級736項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已納入“一窗受理”,“一窗”受理率為69%。初步實現“一窗收件,同時審批,一窗發證”,避免群眾辦事來回跑、多頭跑的現象。
全力開展“贛服通”分廳建設工作,推動政務服務事項“掌上可辦”。“贛服通”分廳已于8月15日正式上線運行,除接入省、市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外,目前,本地事項“掌上辦理”共100項,掌上可辦理事項76項,高頻事項掌上可辦率為82%,“贛服通”實名用戶數為29406人,占我縣人口總數的15.44%,已完成省、市規定的分廳用戶數達到當地總人口數10%的任務。并且學雜費、水電費繳納均已納入“贛服通”服務平臺實現掌上辦理,真正滿足了企業、群眾高頻事項“掌上指尖可辦、隨時隨地能辦”的愿望。
(二)作風建設常抓不懈
1、嚴格管理,大力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風頑疾
嚴抓作風建設。一是認真落實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形成職責清晰、運轉協調、辦事高效的工作機制。嚴格執行工作人員考勤管理制度和請銷假制度,完善窗口考核措施,建立“在崗人員不在狀態末位淘汰”管理機制,強化“擔當實干、馬上就辦”工作理念。二是嚴格考勤考核。對工作人員的上下班狀況、工作實績進行抽查和考核,凡是遲到、早退或無故曠工、及工作不在狀態,在工作時間上網聊天、看電影、打游戲、吃東西以及做其他與工作無關事情的,一律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抓效能強服務。繼續實行政務大廳一日九班巡查制,將工作時間分成九個班,管委會班子成員帶頭,全體機關管理人員參與,組成三個巡查小組,對政務大廳實行一日九班巡查,確保在工作時間內,大廳每個時間點都有人員巡查,通過規范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的自律意識。每季度評選2名表現突出、群眾認可的先進窗口單位和1名優秀黨員,通過先進模范示范引領作用提升服務水平。
2、高度重視,全方位做好巡察整改落實工作
迅速傳達精神,提高思想認識。認真組織中心管委會干部職工集中學習縣委第一巡察組在反饋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關于印發縣委第一巡察組<關于對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專項巡察情況的反饋意見>的通知》(峽巡察辦字[2019]28號)精神,充分認識縣委第一巡察組對中心管委會開展巡察,是對我們近年來脫貧攻堅工作、掃黑除惡工作、作風建設工作的一次集中檢驗和政治體檢。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整改責任。制定了整改方案,迅速組織,壓實責任,真抓實改,按照方案進行了逐項整改。班子成員按照“一崗雙責”要求,按照分工,對整改工作進行領辦落實,建立整改臺賬,采取對賬銷號制度,解決一個、銷號一個、鞏固一個,確保件件有落實、個個有成效。
緊抓整改工作,強化督查落實。對于巡察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做到誠懇接受、照單全收、立行立改,真正把落實問題整改作為當前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真心實意用好巡察成果,毫不遲疑抓好整改落實,務求高質量完成整改任務,并將整改成效貫穿中心工作始終。
通過中心管委會近三個月的不懈努力,縣委第一巡察組反饋的脫貧攻堅、掃黑除惡、作風建設三個方面的9個問題已全部整改落實到位。
(三)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緊扣上級決策部署。嚴格按照縣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的安排部署,把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任務,全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扎實開展主題教育。
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黃文輝任組長,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曾曉輝任副組長,李蔚、楊玲榮、王瑞蓮、劉城為成員,并明確一名具體工作人員負責日常工作。
抓好工作統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把主題教育工作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結合起來,同促進“放管服”改革工作結合起來,要強化問題導向,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始終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風頑疾,大力踐行“擔當實干、馬上就辦”工作作風和打造“四最”營商環境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
加強宣傳引導。運用新聞報道、言論評論、典型宣傳、先進事跡宣講等形式,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大廳電子顯示屏等,深入宣傳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縣委具體要求,及時反映單位開展主題教育的進展成效,宣傳“好人”等先進典型,加強正面引導,強化輿論監督,為主題教育營造良好氛圍。
切實改進作風。結合省委、市委、縣委力戒形式主義三十條措施和市委“十不準”的要求,堅決落實“十不”要求,切實加強主題教育工作作風,集中精力、沉下心來、勤勉落實,不著不扣把主題教育開展好。
(四)全力落實精準扶貧、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
一是認真落實扶貧掛點工作。派出精干力量組成扶貧工作組,經常深入掛點幫扶村委(硯溪鎮鵬溪村委)和水邊鎮石陽社區扎實開展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幫扶工作,宣傳扶貧政策,幫助貧困戶解決困難,每逢節假日都要上門看望慰問困難群眾,為困難群眾送去大米、食用油、慰問金等慰問品。同時嚴格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脫貧攻堅政策的決策部署,已將2019年定點幫扶村委(硯溪鎮鵬溪村委)的5萬元幫扶資金落實到位,并將2018年因資金緊張差欠的步溪村委3萬元幫扶資金完全兌現到位。二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與金坪民族鄉人民政府通力合作,多次與興明木業有限公司溝通對接,雙方本著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則簽訂了聯合幫扶協議,圓滿完成了今年的招商引資任務。
二、存在的問題
(一)“一次不跑”“只跑一次”辦理率還不夠高。目前我縣已公布“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項共740項,辦理率為63.85%,與省、市規定的“一次不跑”“只跑一次”辦理率達到80%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縣、鄉、村一體化建設還不夠完善。目前我縣11個鄉鎮100%設置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已有61個村(社區)設置代辦點,還剩22個村(社區)未建立村級代辦點,縣、鄉、村三級政務服務體系還未完全組建到位,與完全實現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工作革還需進一步深入。由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多、審批時間長,牽涉的部門多、業務審批系統繁,推進工作方面做得還不夠到位。
(四)中心人員紀律觀有待加強。部分窗口工作人員對中心工作管理制度不夠重視,心存僥幸,上班期間存在擅自離崗、缺崗、聚眾聊天、玩手機、吃東西等違紀行為,甚至個別工作人員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存在下班期間未關取暖器等嚴重違反安全紀律的行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化“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借鑒安福縣、共青城市等地的“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的經驗和做法,著力推動各單位再梳理一批“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項,力爭在年底前完成省、市規定的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一次不跑”“只跑一次”辦理率達到80%的目標。
(二)完善縣鄉村一體化功能,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一是待村委(社區)領取賬號配置成功后,及時督促各鄉鎮、各有關單位做好村級政務服務事項領取工作,將江西政務服務網延伸至農村(社區)。二是以群眾辦事更便捷、更高效為出發點,加強對村級代辦點的建設指導工作,力爭在主題教育期間實現村級代辦點全覆蓋。同時要求鄉鎮盡快明確村級代辦人員,建立健全村級代辦制度,讓村民無需出村即可辦理大大小小的事項,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三)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一是嚴格按照市里下發的《改革工作實施方案》責任分工和時間節點的要求,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制度建設,實行“多介合一”,加快工作推進。二是搭好平臺,提高效率。加大與縣政務服務辦溝通協調力度,合力督促各有關單位盡快將各自的業務系統進行數據整合,做到互聯互通,確保在2020年10月底前與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完成對接。
(四)進一步加強窗口工作作風建設。在嚴格實行原有的監督考核機制基礎上,進一步健全中心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嚴肅窗口紀律,提升服務效能。要求窗口工作人員加強自我約束,自我管理,遵守政務服務禮儀,做到文明用語、禮貌待人、端正服務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