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黨政信息公開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政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是黨政信息公開的重要方式,做好黨政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各級黨政及其部門的法定職責;提高黨政工作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充分發揮黨政服務作用的必然要求;構建和諧社會,建立健全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的行政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各縣區、各部門要切實提高對做好黨政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黨政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的基本要求,認真領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黨政信息公開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國辦發〔〕36號第十四條規定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準確把握《條例》立法本意和有關黨政信息依申請公開的內涵,切實發揮黨政信息對人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
二、準確把握黨政信息的適用范疇和公開原則,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條例》所稱黨政信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行政機關向申請人提供的黨政信息,應當是正式、準確、完整的申請人可以在生產、生活和科研中正式使用,也可以在訴訟或行政程序中作為書證使用。因此,行政機關在日常工作中制作或者獲取的內部管理信息以及處于討論、研究或者審查中的過程性信息,一般不屬于《條例》所指應公開的黨政信息。行政機關向申請人提供的黨政信息,應當是現有的一般不需要行政機關匯總、加工或重新制作作區分處理的除外依據《條例》行政機關一般不承擔為申請人匯總、加工或重新制作黨政信息,以及向其他行政機關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搜集信息的義務。
遇到一個申請要求公開分屬多個行政機關制作或保存的黨政信息,申請公開的信息類別和項目繁多時,為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申請人盡快獲取所申請公開的信息,受理機關可要求申請人按照“一事一申請”原則對申請方式加以調整:即一個黨政信息公開申請只對應一個黨政信息項目。同時,對將申請公開的黨政信息拆分過細的情況,即申請人就一個具體事項向同一行政機關提出多個內容相近的信息公開申請,行政機關需要對現有的信息進行拆分處理才能答復,受理機關可要求申請人對所提申請作適當歸并處理。
完善黨政信息公開保密審查機制,規范審查程序,明確職責分工,落實審查責任。接到依申請公開申請后,對擬公開的黨政信息進行保密審查,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按照信息“填報、初審、復審、復核、公開”五步驟,對申請是否有效、信息是否應該公開、公開后可能帶來的影響等進行綜合分析,研究提出審查意見,未經保密審查的黨政信息不得公開,確保不因為黨政信息公開而發生失密、泄密事件。
受理依申請公開黨政信息過程中,對于需要或者可以讓社會廣泛知曉的黨政信息,行政機關應在答復申請人的同時,通過黨政網站等渠道主動公開,盡量避免將公共性黨政信息只向個別申請人公開,以減少對同一黨政信息的一再申請,節約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規范依申請公開受理流程,妥善處理研究課題類申請。
各縣區、各部門要進一步拓寬受理渠道,為申請人提供便捷的依申請公開服務。及時更新和細化應公開的黨政信息內容、公開指南和公開目錄,進一步完善申請的受理、審查、處理、答復程序,有關記錄應當保存備查。行政機關收到黨政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和提供黨政信息的應當場答復和提供黨政信息;不能當場答復和提供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經黨政信息公開機構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對于申請事項不屬于黨政信息公開工作范疇或無法按申請提供黨政信息的應主動與申請人溝通,盡量取得申請人的理解。答復申請時,要依法有據、嚴謹規范、慎重穩妥。
對于要求行政機關為其大范圍提供課題研究所需資料、數據的申請,因其不同于《條例》規定一般意義上的申請,且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設置依申請公開的立法本意,行政機關可要求申請人對其申請方式作出調整。對于課題研究所需黨政信息,若已經主動公開的可告知申請人通過黨政網站、黨政公報、部門統計年鑒、相關公開出版物和檔案館、圖書館信息查閱點等渠道自行查閱。通過主動公開渠道確實難以獲取的黨政信息,申請人可按照“一事一申請”方式,向相關行政機關分別提出申請。研究課題類申請面大量廣,針對性強,處理此類申請時,要加強調研,認真研究,慎重穩妥處理,確保能公開的黨政信息盡量公開,能部分公開的部分公開,不能公開的要耐心做好解釋說明工作。
四、健全工作制度,夯實黨政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基礎。
各縣區、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按照《條例》要求,工作實踐中積極探索,完善黨政信息公開工作相關制度,豐富黨政信息公開方式,拓寬工作層面,進一步暢通渠道,促進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發展。一是編制、完善依申請公開指南和目錄。各縣區、各部門要將依申請公開作為黨政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編制的重要內容。依申請公開指南包括申請條件、所需材料,申請書格式文本,辦理工作流程,服務承諾等事項;依申請公開目錄包括黨政信息索引、名稱、內容概述、生成日期等內容。凡編制的黨政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中沒有依申請公開內容或內容不完整的必須及時補充、完善。二是推進網上申請公開,簡化程序。各縣區、各部門要在黨政門戶網站專門開設信息公開專欄,開通“依申請公開”欄目,通過網上下載服務等方式提供申請書格式文本,全面實現申請表格下載和在線申請提交,方便申請人網上提交黨政信息公開申請。三是完善機構,加強工作力量。各縣區、各部門要確定具體機構、人員負責依申請公開工作,并將機構的名稱、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系方式等面向社會公開;充分利用現有的行政服務中心等公共場所,為人民群眾申請公開黨政信息提供便利。
五、強化措施,健全監督保障制度
一是加強檢查考核。各縣區、各部門要把依申請公開黨政信息情況作為黨政信息公開工作考核、社會評議、責任追究的重要內容。各級黨政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應及時對本轄區依申請公開黨政信息和保密審查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對發現問題的要按照《條例》有關規定嚴肅查處,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應及時進行整改。
二是建立年度報告制度。各縣區、各部門黨政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要把依申請公開黨政信息的受理、分類(全部公開、部分公開和不予公開)處理、投訴及復議、收費等情況和存在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等主要事項作為專門內容。
三是完善投訴、舉報機制。各縣區、各部門要設立投訴電話、信箱或電子郵件,接受公眾對依申請公開黨政信息工作的投訴。申請人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依申請公開黨政信息義務的可向上級行政機關、監察部門或者黨政信息公開主管部門舉報。接受舉報的機構應及時處理并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