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區周邊綠化工程建設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貫徹落實市政府今年為群眾辦“十件實事”的承諾,實施市區周邊4.53萬畝綠化建設工程,繼去年完成1.5萬畝的建設改造任務后,今年繼續完成1.55萬畝的建設改造任務,依據《市政府*年實施“十件實事”總體方案》,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林業生態省建設的機遇,按照“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統一規劃,突出重點;生態優先,效益協調;政府主導,全民參與;適地適樹,鄉土闊葉樹為主;多樹種混交,綠化美化相結合”的原則,全面構筑綠色屏障,打造綠色*,加快建設林業生態市,為我市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工作目標
今年是市區周邊生態景觀林工程實施的第二年,建設任務是1.55萬畝,其中新造林0.3畝,撫育1.25萬畝。建設任務分布在源城5500畝,東源7500畝,紫金2500畝(見《*年市區周邊生態景觀林建設工程規劃表》)。
三、實施步驟
今年市區周邊綠化工程建設的任務是1.55萬畝,分二步實施:第一步(即上半年)主要完成3000畝疏林補植和純松林改造任務(其中源城1000畝、東源1500畝、紫金500畝),第二步(即下半年)主要完成1.25萬畝新造水源林的施肥撫育任務(其中源城4500畝、東源6000畝、紫金2000畝)。
四、資金籌措
今年1.55萬畝建設任務共需投資307.5萬元(其中新造林3000畝需資金120萬元,撫育任務12500畝,需資金187.5萬元)。因為根據我市實際,資金籌集難度大,暫不按省規劃院的設計標準(900元/畝)建設,而按新造林每畝400元(其中清山50元,打穴160元,回土20元,種苗60元,基肥80元,種植30元)和施肥撫育每畝150元(其中人工60元,追肥90元)的標準建設。
資金來源渠道:一是要求市財政解決150萬元。二是爭取省林業局支持50萬元。三是三個縣區(即東源、源城、紫金)自籌107.5萬元。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成立機構。市區周邊生態景觀林工程建設是一項公益性的生態工程,是有關縣區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有關縣區要切實加強對市區周邊生態景觀林建設工程的領導,將工程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市政府已于去年成立了市區周邊生態景觀林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張麗萍。副組長:袁成章、鄧志偉。成員:戴庶民、張瑞強、陳維安、黃仕添、徐建毅。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戴庶民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源城區、東源、紫金縣也成立了相應機構,加強對工程建設的領導,具體負責落實和解決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制。市區周邊生態景觀林工程建設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必須建立領導責任制和技術責任制。該項目責任領導為市政府張麗萍同志,牽頭單位責任人為市林業局鄧志偉同志,戴庶民同志為具體責任人。各有關縣(區)政府的分管領導為第一責任人,林業局長為具體責任人。
(三)強化管理,確保質量。一是相關縣區要認真按照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編制的《*市城區周邊生態景觀林改造建設工程規劃設計》,做好本年度造林作業小班設計,小班作業設計經市林業局同意后方可組織實施。二是按照“質為先”的要求,切實加強對工程建設施工過程的檢查指導,嚴格把好打穴關、施肥關、樹種選擇關、種植關及撫育管理關,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做到種一片、活一片、成一片,發揮應有的生態和社會效益。
(四)建立機制,獎懲分明。市林業局將對整個建設工程不定期進行檢查和考核,造林結束后組織驗收,對按作業設計要求完成任務、質量較好的縣區給予表彰,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務或質量較差的給予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