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油價走勢對我省經濟的影響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國際原油價格從*年起開始大幅上漲,進入*年,呈現了繼續上漲的態勢。經過去年10月底摸高后一段短暫時間的技術修整,今年年初開始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不知不覺"地又爬到了50美元/桶以上。進入3月份油價已經是數次突破55美元/桶關口。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油價在一年內若上漲15美元,將使世界經濟增長率減少1個百分點,相當于損失3000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其價格持續走高必然會對我省國民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一、石油價格趨勢預測
預計*年世界原油價格將會維持在50美元/桶以上的價格高位運行。石油價格走高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第一、需求大增,供給有限,原油供需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
在需求上,受全球經濟復蘇帶動,需求量大幅度超預期增長。作為全球石油消費大國的美國和中國的經濟增速加快,推動了對原油及其下游產品需求的增加。需求增加帶動了原油價格的上漲。在供給上,可探明石油儲量不足,富裕產能消耗殆盡,再加上歐佩克的限產措施,石油供應很不穩定。
據IEA統計,去年全球石油需求達8244萬桶/日,需求增量達265桶/日。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仍將達到144萬桶/日,增幅減緩為1.7%。同時,全球剩余產能有所下降,特別是OPEC的剩余產能由過去10年的300-400萬桶/日降為目前的100萬~200萬桶/日,
第二,對沖基金炒作與“輿論造勢”。去年油市與股市和匯市一樣,成為投機收益的大“賭場”,投機資金取代政治事件、經濟興衰、戰爭爆發等因素,成為左右國際油價走勢的主導力量。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對沖基金7000余家,資產達8600億美元,它們的流向直接影響著油市、匯市和股市波動。去年,油價上漲前,市場中活動的對沖基金數量達到歷史新高。油價高峰期,僅紐約商品交易所一天的原油期貨交易量就達2億桶,而世界石油實際需求為8200萬桶/日,從中可見投機資金興風作浪之猖獗。最近,油價再次上漲到50美元/桶以上,對沖基金興風作浪,是推高油價的因素之一。
輿論造勢值得關注。在油價高位震蕩期間,美國的“石油專家”大造聲勢,未來油價將漲至60美元~70美元/桶乃至100美元/桶。為油價上漲推波助瀾,興風作浪,目的是制造市場恐慌,誘導不知情的消費者搶購石油。殊不知,石油價格非理性上漲的90%利潤流入石油交易商,尤其是美國的石油交易商的腰包,生產國只能得到10%的利潤。油價上漲已使石油商們財源滾滾。這兩天,他們又開始制造輿論,油價將升到70~80美元/桶。
第三,跨國公司欲控定價權,OPEC欲調高目標價位。歷史上,油價飆升往往引發新一輪投資高潮,而后市場出現供過于求,價格暴跌。上世紀80~90年代油價持續低迷即源于此因。今天,跨國石油公司汲取歷史教訓,他們更關心的是公司股價和收益,而非增加投資開發新油田。去年,全球前6大跨國石油公司用于購回本公司股票金額增加了一倍,其流動資金增長了28%,但投資額僅增長8%??鐕凸镜慕洜I理念是,在華爾街購買石油比投資中東、非洲,開發新油田更加安全、更易獲利。他們的經營戰略是,通過遏制可能導致油價下跌的生產擴大,以及強化對全球石油資源和石油市場的控制,最終從OPEC手中奪取油價的決定權,避免油價大幅下滑,力保股票利潤不斷上漲,保障股民收益持續上升。
OPEC決定,今年減產100萬桶/日原油生產,避免油價大幅下跌。因為OPEC擔心,非OPEC石油生產增加,以及今年世界經濟增長減緩,將使世界石油供應過剩,引發油價大幅滑波。因為OPEC一直認為,由于美元大幅貶值,導致去年油價出現虛高現象,如果再考慮通脹因素,那么2004年40美元/桶的價格,實際只相當于1973年的9美元/桶。此外,鑒于消費國實行高稅收政策,使石油收益分配明顯向西方消費國傾斜。如1973年在每桶石油利益分配中,消費國拿走77%,產油國得到23%。1990年至今,這一比重是消費國升至85%,生產國降到15%。在石油利益分配不均與美元持續貶值情況下,為保護自身利益,OPEC不得不限產保價。最近,OPEC放風,打算將目標油價從每桶22美元~28美元提高到30美元~40美元。沙特也表示,其設定價位將提高到每桶原油30美元。但OPEC對國際市場油價的決定權正在削弱。
第四、世界石油地緣政治發生重大變化和產油國政局難穩
伊拉克戰爭的背后隱藏著深刻的石油地緣政治背景,而以“倒薩”為標志的美英聯軍對伊拉克戰爭的結束,意味著世界能源地緣政治格局和世界石油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由于美國控制伊拉克,使世界石油消費區域構成與資源區域構成的進一步錯位與失衡,使全球圍繞油氣資源的爭奪更加激烈,也使對原油進口依賴程度較高的國家面臨著更大壓力。同時,世界主要產油國政局動蕩不安,社會不穩也嚴重影響了石油價格。
除上述因素對今年乃至未來國際石油市場和價格走勢產生影響外,布什政府和普京政府的能源政策變化和美元貶值的影響也是世界原油價格高位運行的原因之一。
雖然,我國石油價格是國家調控的,但受國際油價以及我國成品油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影響,再加上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石油資源需求旺盛,我國石油潛在增產能力有限。因此,我國國內油價在較長時間內將維持高價位運行。
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其價格持續走高必然會對國民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據有關國際組織估計,每桶石油價格上漲10美元,就會使通貨膨脹上升0.5個百分點,使經濟增長降低0.25個百分點。
第一、油價高位運行,會形成新一輪的漲價因素,帶來通貨膨脹的風險。
石油作為基礎能源和基礎原材料供應品,其價格上漲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生產成本增加。石油漲價因素必定會向下游產業轉移,通過價格傳導機制和連鎖效應,帶來新一輪通脹風險,這對我省連續兩年的物價上漲局勢更為不利。
第二、油價高位運行會降低我省GDP增長率。
油價高位運行既會拉動物價上漲、增加外匯支出,使凈出口減少;同時還會使相關行業因這些因素的影響增加生產成本使經濟效益下降,從而降低GDP增長率。我省的化工業、石化工業等與石油相關的工業占有一定的比重,它們生產成本增加、效益下降將會降低我省GDP的增長率,估計如果高油價持續到*年底,將會使我省GDP降低0.3-0.8個百分點。
第三、油價高位運行會使我省的產品出口面臨下降的潛在風險。
油價高位運行會使以石油為主要燃料、原料的產品,因生產成本上升導致產品競爭力下降,從而導致產品出口面臨下降的潛在風險。這對我省所處的工業化階段以及我省的工業發展布局都將產生負面的影響。
第四、國家采取的應對高油價的宏觀調控政策,將對我省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由于油價上漲會導致通貨膨脹、輸入成本增加、需求降低、投資支出減少、稅收減少、財政赤字增加、利率上揚、國家的實際收入下降等一系列潛在影響,國家有可能采取相應的經濟和能源措施來平抑這些影響,比如緊縮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這對我省剛剛進入快車道的經濟發展來說將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使投融資困難,阻礙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此外,油價上漲還將對我省的投資、利用外資以及財政稅收等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三、對策建議
石油作為基礎性能源之一,高油價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針對目前的油價走勢及其影響,我們提出以下的對策建議:
1、加大對物價監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通貨膨脹的發生。
通貨膨脹是高油價所帶來的潛在風險之一,為了社會經濟的平穩運行,可以采取積極的物價調控措施,加強物價監管力度,防止價格傳導效應和波及效應的產生。必要時采取限價措施,截斷物價傳導途徑。
2、加大對石化及相關產業的補貼,增強產品競爭力,確保外貿增長勢頭。
針對油價高位運行所引起的相關產業生產成本增加、效益降低、產品競爭力下降的狀況,可以適當考慮采取財政補貼的辦法,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產品競爭力,保證外貿出口的增長勢頭;另一方面,也是截斷價格傳導的有效方法之一,防止其向下游產品傳導成本壓力,帶來物價上漲。
3、采取多種措施,創新、拓寬投融資渠道,確保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
由于國家可能采取相對緊縮的財政、貨幣政策,來防止高油價所帶來的一系列不利影響,這將使投融資相對困難。同時,高油價也會使利用外資減少。因此,為了保證我省經濟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支持,需要創新我省的投融資體制,拓寬投融資渠道,采取BOT、BOO、TOT等一系列的新型通融資方式,廣泛吸收內資、外資,注重引資質量,以確保我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支持。
4、強化節油措施,推廣節油技術,抓住機遇,發展節油產業。
專家指出,我國是人均石油資源擁有量十分匱乏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石油利用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在應對國際油價上漲方面,除了自己多產油以外,很重要的途徑就是節油節能。面對現在供求嚴峻的石油形式,針對我省的現狀,加大節油措施,推廣節油技術勢在必行,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情。同時,我省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節油產業,比如石油的替代產業,其他動力汽車、節油汽車的制造等等。
5、抓住有利機遇,不失時機的推進我省的風能和核能建設。
由于全球石油資源有限,各國對石油的需求持續增長,油價高位運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從石油的長期發展趨勢來看,油價走高是必然趨勢。我省風力資源、鈾的儲量豐富,充分挖掘這些能源資源的潛力,加快風力、核能等新能源的開發使用,將緩解我省石油短缺和高價壓力,為我省的風能、核能開發提供了大好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