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秸稈的綜合利用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三秋期間,為切實保護全縣生態環境,防止秸稈焚燒污染,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維護公共安全,合理利用資源,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縣農機部門結合我縣實際就秸稈綜合利用開展了大量工作。
一、我縣秸稈綜合利用基本情況
我縣為農業大縣,現有耕地90余萬畝,玉米種植面積常年在30萬畝以上,玉米秸稈達35萬噸以上。近年來,充分發揮農機優勢,始終把玉米收獲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應用作為全縣農機化的一項重要工作,綜合利用機械化收獲、機械化秸稈還田、機械化免耕秸稈覆蓋、機械化秸稈青貯、機械化秸稈飼料加工等多種技術措施,大力推進秸稈還田和綜合利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全力推進,把保護性耕作與玉米聯合收獲、秸稈還田結合起來一起抓、一起推廣,大力推廣了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小麥免耕播種“一條龍”作業,做到組合實施、整體推進。工作中,
一是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引導作用。今年縣農機局加強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多次跑市進省爭取上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今年爭取了補貼資金超過1000萬,實現了資金總量的大突破。實施過程中,補貼資金重點向玉米收獲、保護性耕作機械傾斜,優先補貼。玉米聯合收獲機、還田機、保護性耕作機械的數量快速增加,截止到目前,全縣玉米聯合收獲機保有量達381臺,還田機400臺、小麥免耕播種機177臺。
二是充分發揮電視、報紙、網站等新聞媒介的作用,大力宣傳玉米收獲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機械化,努力營造輿論環境。通過組織農機科技下鄉、趕科技大集,出動宣傳車、發放明白紙等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宣傳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的政策、常識和好處,讓農民群眾知其理、懂其義、明其利,提高發展玉米收獲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機械化的自覺性。
三是組織農機科技人員進村入戶,幫助農民搞好機具調試,掌握操作要領,提高認知程度和接受能力,培養出一批懂原理、能操作、會保養、出了問題能處理的合格機手。
四是在全縣建設了總面積5.3萬畝的保護性耕作示范區,依托示范區,層層召開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現場會,組織農民群眾觀看先進機具現場演示。
二、我縣玉米秸稈綜合利用采取的主要措施
按照“堵疏結合,以疏為主、綜合利用、全面禁燒”的工作要求,結合部門實際,為做好今年的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主要抓好如下幾點:
一是突出重點,做好亮點。按照“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全面推進”的工作思路,*等機場及城區周圍鄉鎮機收率和秸稈還田率分別達到90%和95%以上,以典型輻射帶動示范推廣,以做好亮點增強干部群眾的信心和決心。
二是合理調度,強化管理。在當前對機手進行培訓和機具檢修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現有的381臺玉米聯合收獲機,400臺玉米秸稈還田機的作用,并根據作業時間差和機具擁有狀況適時調度和引進機具,今年從外地引進玉米聯合收獲機共107臺,引進秸稈還田機87臺,并組織機手合理流動,有序作業,對重點地塊、薄弱環節進行重點還田。確保了還田地塊有機可用。
三是精心組織,多措并舉。在組建玉米秸稈還田跨區作業隊的基礎上,召開不同形式的現場演示會,搞好農機和農藝有效結合,積極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組織秸稈還田技術團巡回鄉鎮進行指導。同時設立熱線電話,隨時解決農民在玉米秸稈還田中遇到的問題,確保我縣玉米秸稈還田任務的全面實施。
四是搞好示范,擴大面積。進一步加大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力度,繼續抓好疃里鎮、仲山鄉兩個保護性耕作示范鄉鎮,在農機作業中充分發揮農機服務合作社的職能,加強農機與農藝的結合,每個示范鄉鎮實施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另外,紙坊鎮作為縣級保護性耕作示范鎮實施規模達到5000畝以上。求其他鄉鎮也要建設不少于1000畝的鄉鎮示范區。
今年“三秋”農業生產中,全縣共上陣各類農業機械2萬臺,其中拖拉機玉米聯合收獲機517臺,秸稈還田機械535臺,小麥免耕播種機209臺。玉米聯合收獲面積達到28.3萬畝,秸稈還田面積30.6萬畝。玉米機收率達到90%,秸稈還田率達到97%。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7.5萬畝。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