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比較保險的理財方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金融理財;保險理財;優勢
中國的改革開放為金融業創造了發展條件,并在多年的發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別是金融理財服務,已經適應金融市場的需求而不斷完善。保險理財雖然與金融理財通屬于理財范疇,但是性質上存在著差距[1]。保險屬于是社會保障范疇,將保險納入到理財范疇,就意味著其與金融業在理財服務上存在著相似性。參與理財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以及金融理財與保險理財各自的特點選擇適合于自己的理財方式。從金融業和保險業的角度而言,金融業的傳統管理模式是分業經營和監管,而中國的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機構等的理財會受到相應的法律、規定所約束,且接受不同監管結構的管控[2]。所以,金融和保險雖同為理財機構,但是,在理財產品設計,投資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性以及所能夠獲得的收益率都會不同。
一、金融理財與保險理財監管的比較
商業銀行的理財是以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監管主體的。根據商業銀行關于個人理財的相關規定管理個人理財問題。但是針對于理財的規模、管理范圍等方面并沒有作出詳細規定,而是規定了個人理財的最低限度,要求資金最低為50000元人民幣,商業銀行可以對理財產品進行宣傳。
保險公司的理財是以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監管主體的。根據保險公司關于個人理財的相關規定管理個人理財問題。與商業銀行的理財相同,關于保險公司的個人保險理財方面并沒有針對于理財的規模、管理范圍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也沒有針對個人保單的最低限度作出具體規定,而是由保險公司自己根據營業情況自由決定,但是并沒有關于保險理財收益方面的規定。保險公司為了了解收益情況,就要在每個月的固定日期對投資賬戶的價值作出評估。
證券公司的理財所涵蓋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即限定型(包括債券型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型理財產品)、非限定型(包括FOF型理財產品、股票型理財產品和混合型理財產品)。債券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是很高,但是風險也相對較小;貨幣市場型理財產品作為期限很短的流動性金融工具,同樣具有收益率比較低,較小承擔風險的特點。FOF型理財產品的主要投資對象為證券投資基金,股票型理財產品的主要投資對象較多,包括股票、債權等各個方面內容,證券和股票的投資上限都為最高95%,股票的投資下限為20%?;旌闲屠碡敭a品比較自由,不會受到較多規定的限制,在投資上的下限為10%。相比較而言,股票型理財產品和混合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比較高的,同時也需要很大的投資風險。
二、金融理財產品所具備的特點
(一)金融理財產品的期限和費用
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以3-12個月為期限,所收取的費用是違約金。
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最短超過5年,一般為10年,也有終身保險。所收取的費用是保險金。
證券公司的理財產品以3-24個月為期限,所收取的費用要低于銀行業的理財產品。
信托公司的理財產品以1-3年為期限,所收取的費用是管理費。
(二)金融理財產品的投資特點
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包括兩種,即外幣理財和人民幣理財。兩者比較,外幣理財產品會受到對外經貿形勢的影響,比較具有風險性,但是收益率也是比較高的。銀行理財中的儲蓄理財可以根據銀行利率獲得固定的收益,所需要承擔的風險也較小。隨著銀行理財產品類型的增加,收益也相應地有所提高。
保險理財的形式多樣,各個險種的收益率有所不同,需要承擔不同的風險。無論是萬能險,還是分紅險,這種投資風險與所能夠獲得的收益率是呈正比的,且從整體上來看,保險理財的收益率要低于金融理財。
證券公司理財產品中,不同的類型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收益率普遍較低,且所需要承擔的風險也相對較低。
信托公司理財產品具有良好的信用度,收益相對較高,且比較穩定。
(三)金融理財產品所存在的流動性
從金融理財產品的理財情況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具有一定的固定性,通常是到規定的理財期限才可以終止。隨著金融市場化發展,一些商業銀行業推出了相對靈活的理財產品,以為銀行創造更高的收益,同時吸引更多的理財投資者。
保險投資理財產品具有較長的投資時間,幾乎不具有靈活性。如果不是意外事件,通常不會終止合同。一旦保險合同終止,投保人會受到一定的損失。
資金信托財產產品具有較為靈活的轉讓平臺,但是與銀行理財產品類似,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流動性比較低。
在所有的金融理財產品中,證券公司的理財產品具有較高的流動性。但是這種理財產品當處于封閉期的時候,就會影響資金流動。
基金理財產品的流動性較高,可以根據需要隨時交易,但是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3]。
三、保險理財產品的特點
(一)保險理財產品所具備的優勢
1.保險理財產品屬于經濟商品
保險的理財產品屬于是經濟商品,可以為投保人提供一定的經濟保障。當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之后,就可以及時地獲得理財活動信息。如果由于意外發生而導致經濟損失,保險公司可以根據合同承擔部分經濟風險。
2.保險理財收益
從保險理財的收益方面來看,投保人所能夠獲得的收益已經超出了其所投保的費用。由于保險理財兼具理財和保險的性質,其他理財產品所無法承擔的風險以及高收益承諾,保險業則可以提供給投資者。在保險收益的計算上也更傾向于投保人。
3.保險理財產品的司法規避
保險理財雖然會在執行的過程中受到司法限制,但是可以針對相關問題有所規避。比如,投資者因某種原因而凍結其他理財產品的時候,保險理財產品則可以避免執行這樣規定。因此,保險理財產品具有財產保障性。
(二)保險理財產品能夠發揮避稅功能
保險公司可以為投保人提供合法的保險而不需要上稅。比如,企業在單位職工每個月的工資中扣除一定的金額用于商業保險,這部分費用是免稅的。如果繳納的金額較大,還可以獲得分期扣除的權限,即按照規定在有限的期限內將需要交納的金額均勻扣除。除了繳納保險金是免稅的,將來單位職工獲益后從保險公司拿到一定數額的資金,根據有關稅法規定,也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因此,投資保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全個人財產。此外,中國的遺產稅啟動后,投資保險理財產品還可以規避繳納遺產稅[4]。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金融理財產品和保險理財產品進行比較,隨著金融市場化發展,對理財服務更為完善。保險理財雖然流動性比較差,但是存在著規避風險的優勢,在投保人獲得一定的收益的同時,還可以避稅。金融理財和保險理財都具有各自的優勢,所承擔的風險也各有不同,但各自都有其獨特的價值。
(作者單位:同方全球人壽保險公司)
參考文獻:
[1]郭連成,米軍.金融全球化與經濟轉軌國家金融改革的路徑選擇[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雙月刊),2010.27(04):366-366.
[2]王輝,徐鵬.試論金融理財方式比較與保險理財優勢[J].進出口經理人,2014(05):20-21.
多個理財目標同步進行
這類家庭有一個比較鮮明的特點,就是同一時期內有多個比較重要的理財目標,比如子女教育金的儲備、夫妻養老金的儲備、老年父母的贍養金問題等,這些理財目標都比較重要,而且時間上都比較緊迫。
處于這一時期的裴先生,和大多數同階段的人一樣,目前遭遇了一定的財務焦慮。好在裴先生夫婦早已有所打算,每個月向父母送去一定的生活費,還每個月以基金定投的方式為女兒做好教育金的長期儲備打算。
同時,以裴先生夫婦的收支狀況、家庭資產負債狀況來看,想要在一定時期內,盡量處理好以上多個理財目標之間的關系,兼而得之,還是有可能的,當然也需要好好規劃一番,我們建議裴先生繼續以長期基金定投的方式儲備女兒教育金,同時建議裴先生夫婦購買一定的商業年金保險,作為今后退休養老金的來源之一。
為養老理財組合奠定基礎
在各種養老理財工具中,保險對于養老而言又有特殊的意義。一個完整的養老理財組合中,保險毫無疑問是堅實的基礎,猶如一塊“壓倉石”。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養老年金類保險等商業保險比較簡單可操作。其中,養老年金類保險的回報特別明確,只要確定自己希望在退休后每月從保險公司領到多少養老金作為補充,就可以讓保險公司幫助計算出個人需要購買的額度和繳費時間,到了約定時間就可以開始按月領錢了。
而且,養老儲備是一項長期的理財計劃,通過復利滾存計算收益的保險,也是儲備時間越久,效果越佳?!皬屠哪ЯΑ鼻『每赏ㄟ^養老年金這類長期商業保險得到明顯的體現。
此外,終身領取型的養老保險能夠讓人活得越久,領得越多,可以部分解決退休后“活得太久”帶來的經濟壓力,這一特點是其他任何理財工具都無法實現的。
在準備將商業保險作為將來養老資金來源之一后,當然就是挑選合適自己的產品了。在低利率時代購買養老(年金)險等長期儲蓄險種,我們建議還是選擇有分紅功能的年金險為佳,除了享受這類產品本身內含的固定收益率部分的利益,一旦將來市場利率上升后,投保者還能夠通過分紅收益,抵消一定的通脹影響。
比如,40周歲的裴先生如果投保“交銀幸福人生年金保險”,每月繳5100元左右,分10年繳費。他從65歲起每年可領35000元的養老金,可領至100歲,累計領取年金126萬元。除此之外,該產品還提供紅利分配,投保人可以選擇現金領取和累積生息兩種方式靈活進行紅利的領取。裴先生如選擇紅利累積生息的方式,在產品期滿時,可領取累積紅利金額按中檔紅利計算約157萬元。
保單貸款功能滿足資金應急需求
關鍵詞:居民理財;理財工具;比較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1-0-01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普通居民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理財意識越來越深入人心,如何才能讓我們的財產實現充分的保值增值呢?下面作者將主要從風險、收益與流動性三方面對常見的理財工具進行評價。
一、保險
保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在未來風險出現時對損失的一種經濟補償。所以,不應簡單地將保險的收益與其他投資理財產品相對比,并據此考慮保險投資合不合算。
購買保險產品有三個基本原則:一、選擇適當的保險產品。主要考慮保險產品的責任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二、買保險量入為出。不要認為自己購買的保險越多,享受到的保障就越多。相反,如果過多投資在保險上,一旦出現經濟危機,無法按時繳納費用,保單將失去意義。三、不同時期需求不同。20-30歲剛剛步入社會,收入不高,面對變動因素多,此時購買保險應以意外險、人身險為主。30-35歲的時候已經成家立業,有了一定的資產,保險應以健康險、家庭財產險為主。35歲以后,已經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可以通過簡單穩妥的方式來為自己生錢,購買投資分紅類保險是不錯的選擇。
二、銀行儲蓄和國債
銀行儲蓄收益率較低,不過銀行儲蓄的零風險以及其良好的流動性,使得儲蓄仍然是絕大多數居民投資理財時的首選。
我國的國債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由國家財政信譽作擔保,信譽度非常高,歷來有“金邊債券”之稱。國債的種類繁多,按國債的券面形式可分為三大品種,即:無記名式(實物)國債、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在收益上,無記名式和記賬式國債要略好于憑證式國債,通常無記名式和記賬式國債的票面利率要略高于相同期限的憑證式國債。在安全性上,憑證式國債略好于無記名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后兩者中記賬式又略好些。在流動性上,記賬式國債略好于無記名式國債,無記名式國債又略好于憑證式國債。
三、基金
基金由于是專業人士代為理財,風險相對而言比較低。基金有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開放式基金可以直接在基金公司網站或各個銀行購買。封閉式基金必須開通股票賬戶,像買賣股票一樣購買。
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所謂基金“定額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每月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金額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于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由于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四、銀行理財
我國自從2004年9月光大銀行在國內同業中率先面向人民幣儲戶推出第一期‘陽光理財B計劃’以來,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發行款數與資金規模都已急劇膨脹,根據銀率網的數據,自2005年以來,我國銀行業理財產品年平均規模增長接近100%,截至2012年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6.73萬億元,比2011年末4.59萬億元增長近43%。銀行理財產品由于其流動性好,收益率比定期存款利率高,風險不大,成為很多穩健投資者的選擇。
五、信托
目前,信托投資產品在市場上相對較火,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0.13萬億元,突破了10萬億元大關,同比增幅高達60.3%。信托投資應注意三點:一、信托投資不是收益越高越好,收益率越高,風險就越大。因此,投資信托不能只看收益率的高低,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相應的信托產品。二、不是所有的信托公司都是一樣。投資者在選擇信托公司時,要看信托公司的背景,選擇實力大的會相對穩妥一些。同時,每個信托公司業務的側重點不同會導致公司產品結構也不同。三、信托投資不是人人都適合,信托產品一般期限較長,流動性差,對流動性有較高要求的投資者不適合購買信托產品。
六、黃金
目前在國際上黃金投資主要有幾大方式:黃金實物交易、紙黃金和黃金期貨等。對于投資門檻較低、易于操作的黃金實物交易和紙黃金等,居民可以試著投資。但是,對于投資風險較大、門檻較高、市場信息瞬息萬變的黃金期貨投資,市民要謹慎對待,如果沒有經過長期的訓練和積累,一旦把握不好市場節奏,恐怕就要承擔較大的損失。
七、房地產
中國樓市經過10多年的發展,價格已經在很高的位置。目前國家加大對對房地產的調控。因此筆者認為:目前房地產投資風險比較大,投資需謹慎。
此外,風險承受能力強,投資經驗豐富,對理財收益期望高,股票、外匯及期貨等理財工具是不錯的選擇。
參考文獻:
[1]羅建梅.低利率時代:居民如何理財[J].商場現代化,2006(8).
[2]嚴太華.我國居民理財發展指數的灰色綜合評價[J].上海金融,2006(1).
[3]黃怡.城鄉居民家庭理財產品選擇的比較分析[J].會計之友,2011(6).
[4]胡斌.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3).
[5]王在全.如何規劃自己的財務人生[J].中國金融,2013(5).
斧頭型理財:穩扎穩打好投資
理財模型:張馨今年28歲,她和老公是同一家民營企業的普通職工,家庭月收入為2500元。這些年來,兩人省吃儉用,積攢了5萬元,因為將來購房、子女教育、贍養父母等家庭開支壓力較大,所以他們想尋求絕對穩健、收益相對較高的投資方式,希望理財師提供一個適合其家庭的理財組合。
理財師建議:張女士屬于求穩型的理財家庭,這種家庭的收入不是太高,理財觀念比較傳統,承受風險能力較差,家庭理財要求絕對穩健,宜采用儲蓄占40%、國債占30%、銀行理財產品占20%、保險10%的投資組合,這種組合在結構上是一個梯形,也正好像一把斧頭。
儲蓄是“斧頭”最鋒利的部分,支持著家庭資產的穩妥增值;國債和銀行理財產品放在中間,收益較高,也很穩妥,為“斧頭”增添力量;保險的比率雖然只有10%,但所起的保障作用卻非同小可,許多人在保險上存在誤區,認為有錢人才適合買保險,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如果錢多得花不了,家庭即使出現風險也不在乎那點保險理賠金,而收入低的家庭抗風險能力較低,萬一遇到意外,位于“斧頭”頂部的10%保險所起的作用是相當大的,可以幫家庭渡過難關,這就好比是把斧頭反過來當錘子使,可以解燃眉之急。
錘子型理財:小風險換大收益
理財模型:劉曉云今年30歲,在一家較大的公司從事人事管理工作,月收入3000元,先生是公務員,6歲的女兒剛讀小學,家庭月收入為6000元,家庭積蓄10萬元。他們的目標是努力攢錢,等孩子上高中時,讓其報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重點中學接受良好教育,所以他們要求在風險適中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實現家財增值。
理財師建議:劉女士一家屬于中等收入家庭,夫妻雙方工作較為穩定,并且福利待遇較好,能夠承受一定風險??梢圆捎脙π钫?0%、債券占20%、人民幣理財占20%、基金或股票投資占20%的投資組合。這種投資組合儲蓄比例較大,而其他投資的比例相同,在結構上呈現一把錘子的形狀。
40%的儲蓄就是“錘頭”,債券、人民幣理財、開放式基金加起來就是一個“錘柄”,“錘頭”是最有力量的部分,而“錘柄”又可以通過三四種產品的組合,來增加整個錘子的力量。特別是這個組合中有20%的開放式基金,更形成了重中之重。
鐵鍬型理財: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
理財模型:王敏今年38歲,從事直銷工作,丈夫是一家公司的副總,其家庭月收入2萬元,王女士家庭車房俱備,另外有積蓄30萬元,女兒正在讀初中,家庭目前沒有太大的負擔。因為夫妻兩人均從事與經營有關的工作,思維靈活,具備一定投資經驗,他們的愿望是讓現有積蓄最大限度增值。
秦先生是一名公務員,研究生畢業,26歲的他目前月收入8000元。由于家在上海,因此省去了房租開支,也不需要每天自己下廚?!拔移綍r的開銷很少,除了每月給父母500元搭伙費,就只是偶爾和女朋友出去逛逛街、看看電影了?!鼻叵壬f,因為他周末常常要加班、值班,所以實際上也沒有太多時間陪女朋友,每月這方面的花費不過1000元。這樣算下來,秦先生每月結余6500元不成問題。
雖然工作近2年了,但秦先生轉正的時間不到半年,因此他并沒有得到過年終獎金,年度收入方面也就難以估計了。而在開支方面,雖然秦先生希望有出門旅行的機會,但繁忙的工作卻讓他無暇顧及,加上并沒有投保任何商業保險,因此也沒有太多花銷。
資產如何快速增長
秦先生目前最想完成的心愿就是資產的快速增長。
“從讀研究生開始,我比較主動、有意識地開始攢錢。包括獎學金、輔助導師做的項目獎金等,還有之前兩年的工作收入結余,到目前為止我一共存下了10萬元,只是因為理財頭腦不活絡,不知道如何投資比較好,所以錢一直傻傻地存在銀行卡里?!鼻叵壬f。他手里的10萬元目前都為活期存款,他希望有較好、較快的途徑讓資產升值。
“要結婚肯定要買套房子,即使面積不大,首付、裝修的成本也不小,光靠每月結余積攢,不做點積極的投資肯定不行?!鼻叵壬J為,在現在的收入條件下,可以考慮比較積極的投資方式,在5年內希望有不錯的收益。
不過他也表示,炒股可能不太適合他,“我平時沒有時間追蹤股市動態,自己這方面的基礎也不太好,所以個股的投資難度較大。”
“其實,我所說的‘快速’并不需要幾個月看到成績,只是想在結婚前能夠有足夠的資金買房、裝修?!鼻叵壬M碡攷熆梢詾樗朴喴环堇碡斢媱?,包括黃金、藝術品等各方面可行的投資渠道?!半m然未來收入是否會增長是個未知數,但現在的結余我希望能夠好好利用?!鼻叵壬f。
保險究竟買什么好
保險是困擾秦先生的第二個問題,“我現在只有最基本的社會保險,沒買過商業保險。”秦先生說,看到、聽到各種各樣的災害、意外不斷發生,他覺得有必要買點保險“防身”。
“我覺得意外險、壽險和重疾險都可以考慮,最近有幾家保險公司營銷員正在給我制訂保險規劃。”不過,秦先生覺得保險公司專員的計劃都比較貴,“有家公司推薦了我一份25萬元的終身重疾險,每年保費要七八千元?!彼M碡攷煘樗更c下,如何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保險期限、繳費時間、保險金額都該如何制訂,在投保時又需要注意哪些細節等等。
家庭資產配置與具體投資建議
陳 婷
秦先生是一名典型的社會新鮮人,工作不到兩年,吃住在父母家。積蓄還不多。當然,這個年輕人很可能是一只“成長股”,作為擁有高學歷背景的公務員,他收入穩定且有逐步向上的趨勢。
由于秦先生打算不將父母的財務狀況合并計算,與女友的財務狀況尚未到“可計算到一起”的親密程度,因此從每月收支狀況表、家庭資產負債表來看,比較簡單,基本上屬于“一目了然型”,為此我們不再對其進行常規化的“主要財務指標分析”。
我們將側重分析他的人生規劃、理財目標并給出具體的理財建議。
人生生涯價段分析
秦先生目前正處于人生發展的“單身期”,單身時間一般是2-5年,時間段一般是畢業后工作的1~5年中。
這段時期的特點是:收入相對較低,而且朋友、同學多,經常聚會,還有談戀愛的情況,花銷較多。
所以這段時期的理財可以不以“手中資金獲得大收益率”為重點,而以積累(資金或經驗)為主。同時,這一階段的人群風險承受能力實際為中等偏上,因為他的優勢在于“時間”,一旦資金發生虧損,尚有余地重新開始。
總體而言,這段時期的理財步驟應側重在:準備應急基金、開流節源、資產增值(通過多種投資理財方式),以及特定保險保障上。
理財目標分析
雖然秦先生“謙虛”地說自己投資理財的頭腦不活絡,但實際上,從他制訂的理財目標來看還是比較明確的,且有較明確的時間部署。
實際上,如果按照短、中、長期時間性來劃分,我們可以將其理財目標歸納整理為:
1 日常工資結余如何打理更好:
2 10萬元現有儲蓄如何取得更好收益:
3 結婚前的人身保險如何安排:
4 5年內的買房計劃,如何籌措相應資金。
具體理財建議
針對秦先生的實際情況和理財目標,我們給出以下具體理財建議。
準備一份應急基金雖說秦先生吃住是在父母家(雖然有“啃老”嫌疑,但也是比較現實的選擇,而且他還是給父母搭伙費的),但是作為個體而言,還是要準備一份應急基金(現有大量活期資金將被劃分到理財功能上去),以應付一些突發事件。對一般家庭和個人而言,我們建議3~12倍于單月支出,以秦先生比較穩定的狀態來看,我們認為他只要準備3倍左右,也就是5000元作為應急基金即可。
月度工資結余“三步走”投資秦先生的月度工資性結余大約有6500元,數量還不錯。我們說過,對他而言,近五年內可以嘗試各類投資理財方式,積累各方面經驗,而且他本人也能接受多樣化的理財方式
同時。作為年輕人,我們建議他多利用現在各家金融機構的“智能化理財”功能,減少自己花在投資理財上的時間成本。
第一步,每月主動拿出2000元用于風格偏激進的投資 比如投資于1~2只偏股型基金、1只平衡型基金。長期堅持這樣一份“定期定額基金投資”,以期五年后獲得較高收益率。
如果秦先生對黃金投資特別有興趣,這2000元也可以投資于1~2只偏股型基金,外加一份黃金定投。現在,工行“如意金”已經開通了“黃金積存”賬戶,小額投資人可采用兩種方式進行“黃金定投”。一種是以克為單位進行積存,最低投資單位為1克,投資者可以按月購入一定克數的如意金,如1克、2克等,如秦先生可以設定每月購買2克,由于黃金價格不斷波動,因此每月產生的扣款也就有所不同。另外一種方式則是固定投資金額。設置的最低投資金額為200元,可以100元為單位增加,在積存計劃中每月的投資金額將按扣款時的金價換算成一定的黃金克數,積累在投資者的賬戶上,如秦先生可以設
定每月購買500元。
第二步,每月將工資中的2000元轉換為貨幣市場基金或短債基金可以是每月發工資后主動地將活期資金申請申購這兩類產品,也可以仍舊采用“定期定額”的方式進行約定式投資。
第三步,活期存款約定轉存為定期存款扣除以上兩筆主動投資后,秦先生的月度工資尚有2500元左右的結余。這部分資金,就可以利用目前銀行的“活期存款約定轉存為定期存款”的業務。在這種定、活期存款約定轉存的管理中,一般會有兩種模式。
一種以浦發東方卡為代表,設定好活期存款賬戶的資金額度,比如設為5000元,那么當你卡內的活期存款高于5000元,銀行就會自動地把多出來的資金轉到你事先指定的定期存款賬戶上(三個月、半年、一年等)。
還有一種正好相反,設定好定期存款的數額,其余的資金則劃轉到活期賬戶里來,民生卡的“錢生錢理財”就屬于這一類型。
現在浦發、民生、招行、交行、興業等多家銀行卡都具有這一功能,使用起來都很方便。而且,這樣的功能非常適用于秦先生的實際情況。
年度性工資結余可一次性投資 由于還不知道年終獎有多少規模,但秦先生只要把握一個原則,無論獎金有多少,扣除必要的孝親費用、保險費、年末大宗采購費用、和女友的旅游費用等以后,年度性結余不論是多是少,也還是可以積極投資的。2萬元以下,可一次性投資于某一只封閉式基金或開放式基金。2萬元以上,再考慮一次性混合投資。
現有10萬元資金,可拆分為兩筆一次性投資,秦先生現在手上“閑置”了10萬元活期存款,當然不能讓它繼續“躺在銀行睡大覺”嘍,要戰勝CPI(2010年7月已達3.3%),戰勝負利率!綜合考慮后,我們建議秦先生將資金分拆為2筆,一筆5萬元購買中低風險的基金類產品,一筆4.5萬元放入股票市場(還有0.5萬元我們在前文已經規劃過,是作為緊急備用金)。
先說說股票投資的事。雖然秦先生覺得自己平常沒時間盯盤,投資股票可能有一定困難。但最為一名年輕人,五年后還想買房(他沒有提及將來買房父母是否會贊助首付款),股票其實是很好的資金快速上升渠道。其實炒股不一定要天天在上班的時候盯盤的,下班后一樣可以研讀宏觀經濟新聞、個股盤面和財報等信息,只要有心學習和實踐,股市是個很好的鍛煉年輕人脾性、學習投資的地方。況且,4.5萬元投入股市,對秦先生來說,也許現在幾乎占去了自己一半的儲蓄,但隨著工資性積累不斷增加,在未來五年內,這部分直接投資于股市的資金,占他資產的整體比重會迅速下降。即便從風險控制角度來講,我們之前也提過,單身年輕人是最輸得起的人群,他是希望5年后買房的,等于是一筆中期才會需要動用的、真正閑置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