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老師行為對德育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丁少鋒作者單位:膠州市李哥莊鎮辛疃小學
教師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
眾所周知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教師當然也不例外,教師是否有勇氣直面和改正自己的錯誤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教師的看法,影響到學生對錯誤的觀念和態度,因此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放下面子,足夠坦誠,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并善于把自己的錯誤轉化成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契機,比如教師肯定都教育學生要文明用語,不能講臟話,但是如果教師一時失誤,不小心講了臟話,就要勇于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并可在班會或晨會上做自我檢討和批評,并請同學們加強對自我的監督,相信教師的這種做法一定會深深的觸動學生,使之在面對自己的錯誤時更勇敢,更虛心,這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無疑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所以說教師的言行是最無聲、最有力量的教育。
教師要秉持一視同仁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學生
在以往的教育過程中,很多教師習慣偏向成績好、比較乖巧的學生,對這些學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和愛護,卻沒有意識到自身這種行為對其他學生所造成的心靈傷害,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是柔軟的、值得保護的,因此教師要堅決改善自身這種行為,以公平、公正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學生,對一些學習成績不太理想,或是缺點較多的學生應該傾注更多的愛和關注,使之有信心、有勇氣來直面自我,改正自我、完善自我,最終回歸到班集體的隊伍中來,這對學生心靈和身體的健康成長都是十分有益處的。
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寬容和理解
教師要充分了解小學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性格規律,他們正處于好奇、無顧忌、情緒容易波動、自控能力較差的時期,因此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切忌急于求成,期望過高,要對學生給予更多的寬容、耐心和理解,允許學生循序漸進、由低到高的去進步和成長,始終堅持以正面啟發與引導為主的教育方式,不可對學生采取過于強硬、命令的手段,這會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就違背教育的初衷了,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招致學生的厭惡和反感。從以上內容的論述中我們可知,教師的言行對德育工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自身要切實認識到這一點,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切實發揮自身良好的典范作用,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和影響學生,促使其良好品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