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裝備制造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沈陽市裝備制造業服務化發展現狀
目前,國內對產出服務化的分析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框架,所以本文從企業的角度來分析沈陽市裝備制造業產出服務化的現狀。沈陽市裝備制造業企業不提高服務水平,顧客在采購產品時獲得相應的產品安裝調試服務和產品的操作培訓,使產品的使用得到保證,對產品品定期維護和檢查,保障了產品的正常運行。目前,沈陽市裝備制造業的一些龍頭企業服務化水平較高,已經有向服務轉型的跡象。作為機床行業的領頭企業,沈陽機床已經明確向服務轉型的戰略意圖,從“工業制造商”向“工業服務商”轉型。東軟集團正在逐步轉型成為綜合性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2013年公司解決方案業務占總營收比重已經超過60%。軟件和系統集成業務未來還將穩定增長,預計2017年收入將突破100億元。
二、沈陽市裝備制造業制造服務化模式目標和框架
1.沈陽市裝備制造業制造服務化模式目標。本文建立制造服務化模式的目標是改變沈陽市裝備制造業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使服務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動力,通過實施制造服務化模式,提高產業的服務化水平,使企業完成服務轉型,為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增加企業的收益,提高沈陽市裝備制造業的競爭力,推動沈陽市經濟發展。
2.沈陽市裝備制造業制造服務化模式框架。沈陽市的裝備制造業制造服務化模式主要有兩部分構成,即政府引導,產業支撐。政府引導是制造服務化模式的外部客觀條件,所謂的政府引導,即政府積極引導裝備制造業向制造服務化發展,為服務化發展提供環境保障;產業支撐是必要條件,生產性服務業為裝備制造業提供內部服務支撐,使服務嵌入裝備制造業的各個環節。兩者從外部和內部共同推動裝備制造業服務化發展,缺一不可,同時兩者互相促進,即政府鼓勵生產性服務業支持裝備制造業服務化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支撐裝備制造業服務化,使政府產業政策得以落實。
三、沈陽市裝備制造業制造服務化模式建立
政府引導是沈陽市政府積極引導裝備制造業向制造服務化發展,為服務化發展提供產業支持、助推科技創新、搭建信息服務平臺。政府針對裝備制造業服務化制定專門的產業扶持政策,以各個產業集聚區為中心,吸引和發展產業關聯密切的生產性服務業,鼓勵專業物流企業為集聚區內的裝備制造企業和客戶搭建物流信息共享平臺,提高其物流服務水平,深化鐵西、渾南和東部集聚區內裝備制造企業與科技服務企業。金融機構的合作,提高其科技服務水平和金融服務水平,同時,鼓勵各產業集聚區以大企業總部基地建設為突破口,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的有效聚集,為其他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進而提高整個集聚區企業的服務化水平。政府成立專項資金,支持重大專項技術研發,加快推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牽動力強的重大科技項目,重點支持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雙示范區”、汽車產業聚集區、國家級檢測平臺等項目建設。同時,政府帶頭,沈陽市各高校、科研機構參與,發展以高技術關鍵類設備為主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實現高新技術領域率先突破,為裝備制造業推動制造服務化提供技術支撐。政府主動搭建產業互動服務平臺,一方面使裝備制造業迅速獲得信息、技術、資源等,加快產業服務化發展進程;另一方面,通過構建產業互動平臺,集中各產業集聚區的相關優勢資源,進行合理傳遞與配置,使企業將非核心部分外包,集中精力研究核心環節,最終使企業的生產制造更具有協調性。
產業支撐是指生產性服務業支撐裝備制造業服務化發展,使裝備制造業價值鏈實現升級,將生產性服務業嵌入進裝備制造業的各個環節,形成新的裝備制造業價值鏈。在產業鏈上游,沈陽市各產業集聚區的科技服務企業為裝備制造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支持和科技研發支持,使得企業的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科研成果通過科技企業擴散,進而提升整個行業的科技水平,也為沈陽市裝備制造業服務化發展提供技術保障。在產業鏈中游,通過信息服務平臺,三大產業集聚區內的企業將非核心制造環節外包給其兩大配套產業區的企業,實現集聚區之間的協同生產制造。在產業鏈下游,以沈陽制博會為代表的會展服務業,為沈陽市裝備制造業提供展銷服務,提高了沈陽市裝備制造業整體品牌的知名度,拓寬了產品的銷售渠道。以龍頭企業為依托,通過銀企聯合,形成金融生態區,提高整個集聚區的金融服務能力。在生產性服務業對裝備制造業支撐下,沈陽市的生產性服務業也得到快速穩定的發展,尤其是具有高精尖技術特點的生產性服務業,對裝備制造業的新產品技術的研發、開發與應用能起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具有高精尖技術的生產性服務業能夠將新技術進行最有效的推廣和傳播,通過提高生產性服務業的技術開發能力和服務水平,實現沈陽市裝備制造業的創新需求、技術開發需求、新產品的技術需求以及開闊新的市場需求的滿足。
四、沈陽市裝備制造業制造服務化模式實施路徑
企業是制造服務化模式實施的主體,只有通過服務化轉型,才能真正實施制造服務化模式。沈陽市裝備制造企業轉型主要有兩種路徑:一種路徑是適合中小型裝備制造企業的基于產品延伸服務即“產品+服務”。中小型企業科研能力弱,市場狹窄,導致轉型風險高,所以,企業應該以產品為中心,積極拓展服務業務,不斷提高服務在產品中的比重。企業在政府引導下,與科技研發能力強的大型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共同攻破技術難關,提高企業的科研水平,為企業服務化提高技術保障。沈陽市中小型裝備制造企業大多屬于專用、通用設備制造業和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應注重發展以下服務業務:產品設計,檢測維修,備品備件,遠程監控,工程成套,設備租賃等。通過服務業務的發展,企業積累服務經驗,為服務化轉型服務保障。另一種路徑是適用于大型企業的整合性解決方案路徑,大型的裝備制造業企業基本具備由“以生產為中心”到“以服務為中心”的轉型能力,在這種路徑下,企業的服務活動所占的比重已經在整體的利潤比重中占據較大的位置,服務不再與自身原有的產品綁定,而是將企業領先于市場的研發、供應鏈、銷售等運營能力向外延伸為服務,企業不再是產品的提供商而是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利用其在價值鏈上的運營優勢,提供不依托于自身產品的專業服務。企業利用強大的服務體系幫助客戶解決復雜的問題,交付給客戶一攬子的解決辦法。
作者:趙維雙張德華單位: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