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教學質量數學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高職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專業設置靈活
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職專業設置更加趨向于靈活,一些新的專業應運而生,在教學形式、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方面有了新的改變。
(二)生源的廣泛性和數學基礎的差異性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逐漸擴大,高職學生的生源變得非常廣泛,其中對口職業學校主要包括對口和不對口兩種專業;普通高中學生有的學文科,有的學理科。生源的多元化是導致學生數學基礎差異大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普通高中的理科班學生已學過《高數》中的部分內容,而來自職業學校的學生對數學知識卻很陌生或者僅學于皮毛而已。
(三)教與學之間的矛盾
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一方面是學生的學,一方面是教師的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講得多,又有一定深度的話,基礎薄弱的學生就不知所云;反之,基礎較好的學生就會覺得“食不飽,力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學生差異較大,教師就很難做到面面俱到,這就導致了教與學之間的矛盾。
(四)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相脫節
現在的課程教學體系很嚴密,是嚴格按照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建立的完整的知識體系。然而,理論教學效果與實踐教學效果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也就是說,理論教學效果要依靠實踐教學來強化,并且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之間還出現了脫節。
(五)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不能將新的教學方式運用到教學中去,教學方式傳統、單調、落后,部分教師只能依靠教材,不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導致不能滿足市場所需。
(六)考核方式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考核方式比較單一,僅僅限于筆試,題型又缺乏新意,加上疏于聯系實際,因而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反倒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厭煩心理。教師很難檢測出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以致出現學生對數學考試采取應付的態度,使數學考試僅流于形式。
二、改革高職數學教學的措施
針對高職數學教學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教師必須要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過硬的師資隊伍,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十分關鍵。因為目前很多教師對高職教育的性質、目標以及所應采用的模式還存在著比較模糊的認識和判斷,主要體現在不能把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技術應用能力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在教學中,教師仍慣于沿用陳舊的教學方法,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單純地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方法單調枯燥,很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具有高職教育特色的師資隊伍。
(二)以學生為主體
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無論是學校的管理政策,還是教師的教學計劃或教學方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教學目的。
(三)以理論為基礎
數學是高職理工類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工具性和實踐性。教師不但要完成教學計劃,還擔負著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和數學實踐能力的雙重任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遵循以理論為基礎的原則外,還要根據專業特點和學習方向來決定所講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使學生所接受的知識有針對性。
(四)因材施教
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同,學習習慣、接受事物的能力不同,這就導致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承認差異、了解差異、尊重差異。面對這種差異,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教學上,盡量滿足學生的需要,采取分層次教學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使其主動地學習。這樣,學生才會有發展的余地和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例如作業的布置要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分層次地留作業,來讓學生學得有針對性,這樣效果才會理想。對于完成到位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課堂提問也要講究因材施教,因為學生的層次不同,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師的課堂提問要和被提問學生的接受程度相匹配,這樣才會達到課堂提問的效果。另外教師在課堂提問時,還要講究藝術性,要在維護學生自尊的前提下,達到課堂提問的目的。
總之,高職教師要通過平時對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并結合學生的來源和特點,大膽進行教學改革,敢于嘗試新的教學模式,采取分層教學,實現教學的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目的。尤其要加強高職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改變考核方式的單一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情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鼓勵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多參與,以真正實現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目的。
作者:遲玉華單位:石家莊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