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研究鐵路路基施工重點建高質量鐵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速鐵路建設項目繁多,工程投資巨大,任務艱巨,工期要求緊,質量要求高,這就使路基施工的組織與管理更加嚴格。路基工程自身有地基處理、路堤填筑、路塹開挖,支擋結構、邊坡防護、路基排水及相關工程項目,是一個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系統工程。因此,我們要對施工工藝、質量檢驗標準、控制措施等進行深入系統的專題研究,可以驗證多種地基加固措施的實際成效,確定合理的施工方法。
1路基施工準備分析
1.1路基施工前一定要充分做好施工準備。施工準備工作,就是指工程施工前所做的一切工作。它不僅在開工前要做,開工后也要做,它是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地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的始終。鐵路路基施工準備包括線路中線、水平、界樁的測量、復核、護樁設置、填料復查、試驗、排水、防護措施、拆遷、填筑工藝、技術資料等等。施工準備是全場性施工準備的繼續和具體化,要求做得細致,是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確保施工安全的重要途徑。
1.2路基填筑。要應嚴格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工藝組織施工。支擋、防護、加固工程要及時、緊密配合進行,以免造成病害,以免暴露過久、失穩出現坍塌,影響質量。
1.3砂墊層施工技術要求。砂礫材料,可使填土荷載均勻地作用于軟土地基上并使地基中孔隙水排出,起到增加地表強度,加快軟土地基固結的作用。首先,砂墊層施工前將基底清理、整平,使地基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排水固結。其次,砂墊層采用級配良好的中、粗礫砂,其含泥量不大于百分之六,且不含有機物質、垃圾等雜質。第三,砂墊層的壓實質量達到中密以上,并符合有關要求。第四,砂墊層采用分層壓實法施工,可適當加水,分層厚度、壓實遍數應通過試壓確定。第五,在砂墊層填筑完后必須及時做堤坡腳的砌石防護,并同時做好反濾層,以免砂子向兩側流失和保持路堤坡腳整齊完好,保證排水暢通。這些都對提高基礎下地基強度、減少沉降量比較經濟易行的地基加固措施。
2路塹施工工藝
2.1施工前對工點進行地形和施工地質復查核對。按照中國地質調查局規定的生產定額、材料消耗定額、人員和設備配備與費用定額等資料為依據進行編制,如地形地質資料與原設計不符時,應提交建設、設計單位處理。
2.2路塹施工應先做好塹頂截、排水設施。路塹開挖方式應按地形情況、巖層產狀、路塹斷面及其長度并結合填方調配合理確定。
2.3路塹應盡量保持坡面平順。當路塹邊坡設有邊坡平臺時,應按設計要求修建邊坡截水溝并設4%向路基側溝排水坡度。同時,邊坡高度大于十五米的軟弱松散巖質路塹,當巖層風化破碎、節理發育時,根據邊坡工程地質條件。另外,我們還要結合機械化施工的工藝特點,應按設計要求采用分層開挖、分層穩定和坡腳預加固技術。
2.4天溝、側溝、截水溝及吊溝施工,要求溝基穩固,溝型整齊,溝水排泄不得對路基產生危害。
2.5路塹邊坡,特別是膨脹土路塹邊坡,當塹坡開挖發現地下水發育時,應在相應位置采取排水措施。或結合骨架護坡改成支撐滲溝式拱型截水骨架護坡。
3擋土墻和預加固樁施工工藝
3.1擋土墻施工。擋土墻主要是用來支撐陡坡以保持土體穩定的一種構造物。首先,擋土墻基礎施工應根據地形、地質條件及設計要求,采用分段跳槽開挖,跳槽開挖長度一般為12米至20米;當地形陡峻、塹坡較高或浸水地段擋土墻施工時,跳槽開挖長度不宜大于6米至9米,墻基施工應滿足設計要求。采用傾斜基底時應挖鑿,不得用填補方法筑成斜面,以保證墻身穩定,這不僅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還保證了路基邊坡的穩定性,防止水流沖刷路基。其次,擋土墻臨時開挖邊坡應盡可能與墻背一致,如有超挖或坍塌,擋土墻中回填土的換算內摩擦角應不低于擋墻設計的計算內摩擦角,否則應回填片石,以保證墻身穩定。第三,擋土墻基底地質條件與設計不符時,應及時與工地設計組聯系、研究,采取相應的調整和處理措施。
3.2加固樁施工工藝。首先,路基支擋加固施工總工序應遵循:先分極開挖樁頂及樁頂以上各級邊坡,并分級施工各級邊坡上的防護工程;再跳樁開挖施工錨固樁,待樁身強度達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分級開挖樁前土石方,最后施工樁前擋墻。其次,樁孔應分節開挖,做好護壁,灌注樁身砼前應檢查凈空斷面、鑿毛砼護壁。第三,樁孔施工前應整平地面(樁頂高出既有地面時,應選用紡織袋土墊道或腳手架形成施工廊道,施工中應備好井下排水、通風、照明設施,并做好井下作業撤出人員的安全防護技術措施。
4其他施工要點分析
4.1原地面處理。首先,施工前應清除路基范圍原地面表層植被,挖除樹根,做好臨時排水設施。其次,路堤地基條件應符合設計文件。當不符合時,應及時反饋。同時,對于原地面處理前,應對地基地質資料進行核查。第三,原地面處理后的外觀:原地面基底密實、平整,橫坡應符合設計要求。第四,原地面坡度陡于1:5時,應自上而下挖臺階并整平碾壓,沿線路縱向挖臺階的寬度不應小于2m。
4.2地基處理。首先,開工前對地質資料進行認真核對,必要時進行適當的補充勘探,進一步查明和驗證地質資料。鄰近既有線施工,局部需要開挖既有路基時,應加強對既有路基的臨時防護和穩定觀測,確保運營安全。其次,砂墊層施工技術要求。一是砂墊層施工前將基底清理、整平。二是砂墊層采用級配良好的中、粗礫砂,其含泥量不大于5%。第三,拋填片石施工技術要求。片石必須采用不易風化石料,片石直徑不得小于30cm。片石拋投應自地基中部向兩側逐行進行。片石拋出水面后,應用較小石塊填塞墊平,用重型機械碾壓緊密。拋石的邊坡應大致平順,凹坑和過陡處應補拋填足。與上部非滲水土填料之間應加設墊層。
4.3砂、碎石墊層(含反慮層)處理。首先,施工前應對砂、碎石墊層的范圍和厚度進行核實。其次,所有砂、碎石墊層(含反慮層)材料必須進行質量檢驗,經評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第三,砂墊層應采用天然級配的中、粗、不含草根、垃圾等雜質,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用作排水固結地基的砂墊層其含泥量不得大于百分之五。第三,碎石墊層應采用未風化的干凈礫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徑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超過百分之六,且不含草根、垃圾等雜質。
4.4打入樁施工處理。首先,施工前應查明施工區(高空、地面、地下)有無妨礙打樁的障礙物,并應及時處理。其次,管樁應根據種類和使用順序堆放。第三,一個吊點吊樁時,吊點應設在距樁上端0.3倍樁長處。第四,錘擊打樁宜重錘低擊。打樁前應從兩個方向檢查確認樁錘、樁帽與樁身保持在同一軸線上,直樁的垂直度(允許偏差1%)應符合設計要求。第五,樁的入土深度和最終貫入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樁頂高程和樁頭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第六,砂、碎石墊層填筑或填筑完后必須及時完成兩側干砌片石護坡,并同時做好反濾層。
5結束語
總之,鐵路路基作為支撐列車運營的基礎,復雜的地理環境給路基工程施工和質量控制帶來了復雜性和不穩定性。因此,我們要關注影響路基施工質量的每一個環節,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