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英語教育與協同育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調查數據顯示,高校面臨畢業生就業率高、離職率高而就業質量低、專業對口率低的困境。針對于此以及產業轉型升級和人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要求,高職院校可設立主干專業與拓展專業相疊加的復合式專業平臺,突破既有的教育教學組織架構和運行模式,融匯各種育人方式、方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全面提升學生專業能力、核心技能、可遷移能力,全面開展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改革。高職英語教育要以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為目標,確立專業知識和文化素質相互滲透的文化育人理念。從課程建設、教學內容、畢業論文設計、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效果評估等方面加大教學管理和學生教育管理的改革與創新力度,把知識和文化統一起來,努力培養跨文化精英。可以通過二級學院內部拓展專業、院際拓展專業、全校任選拓展專業課程來培養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要進一步探索職業英語教學,通過英語+拓展專業的復合模式,如英語+國際貿易專業、英語+經濟管理、英語+商務文秘專業、英語+藝術設計專業、英語+醫療電子或護理專業、英語十旅游專業等復合專業的模式,開展“復合育人”,培養高職英語人才。這種復合型人才除具備良好的英語應用能力外,還具備另一門專業技能.在就業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高職院校可將高職英語課程體系分為基礎英語、職場英語、行業英語和專業英語四個階段教學模式,以“打好語言基礎,提高應用能力,聯系工作崗位,反映職業發展”為教學目標,采用大班、小班交替上課,中教、外教合作授課,開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把英語教學、專業教學和職業素質培養結合起來,把學生從應試型的分級考試中解放出來,把純粹看考試分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造成符合職業教育理念的應用型職業英語教育,制定新的教學目標、改革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模式與評估方式。
高職教育創新驅動發展還可通過“協同育人”來加以實施。所謂“協同育人”是指按照復合型人才的要求.把國際國內、校內校外的育人資源聚合起來,形成學校的育人資源,通過學校課程、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學校文化環境的熏陶,以及學生主動參與建構,轉化成學生的素質結構和能力結構的整個過程。要改革人才培養體制、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搭建高職院校與企業、行業、中介機構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戰略平臺和溝通橋梁,培育跨學科、跨領域、跨系統的教學科研團隊,實現強強聯合、資源共享,推動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升。高職英語的創新驅動發展可通過成立“產學研用指導委員會”,加強與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的橫向聯系、合作。也可開展以任務為中心的“工作坊”實踐教學模式,進行專門技能訓練。例如,建立“國際貿易單證工作坊”“商務英語翻譯工作坊”,指導教師給工作室布置相關的場景、資料、設計實務模擬訓練,定期進行口譯訓練和交流,對外承接相關的翻譯、制單業務,實現校企合作,讓學生盡早體驗將來的工作任務,增強工作才干。高職英語的創新驅動發展要加強實踐教學的“硬件”“軟件”建設。完備的校內實訓中心建設尤為重要,校內模擬實訓是校外頂崗實習的預備演習,可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組織和交際能力,以便學生盡早發現知識和能力的欠缺并及時補救。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定期、不定期地安棑學生進行認知實習、頂崗實習,參加暑期實踐等,積極開展不同層面、不同類型、不同形式的創新驅動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是未來一個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攻戰略,為高職英語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大力推進“文化育人、復合育人、協同育人”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改革,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更多兼具英語應用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作者:周玉林 單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