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班級管理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培養高職人才的搖籃,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全面提升高職學生核心競爭力。本文立足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競爭力,深入研究班級管理工作的策略,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營造和諧、協作的學習環境。以本校計算機專業的嵌入式班級為例,本文詳細討論、實踐了以就業為核心的班級管理工作。
關鍵詞:項目組長;核心競爭力;應用型人才
1引言
高職院校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是實踐動手能力,尤其是本學院所在地位于長三角蘇錫常幾何中心地帶,經濟總量連年位居江蘇省縣(市)之冠。本校的軟件技術專業依托于江陰及周邊地區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蓬勃發展的契機,主要適應和服務于江陰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小型軟件相關企業發展需要,繼承和發展學校“現代班組長”人才培養理念,明確提出“立足地方,面向中小型軟件企業等,培養具有‘項目組長’潛質的高素質的軟件與服務外包技術技能型人才”。結合軟件專業學生的特點,本文深入研究、實踐了以就業為核心,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的一系列的班主任工作。
2深入了解學生,制定個人化的發展計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的興趣點與將來的職業相契合時,才會激發無限的熱情,通過努力奮斗,收獲成功的喜悅。對于剛剛從高中跨入大學校門的新生來說,這一階段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另外可以通過網絡、走訪企業、在職人員講座等多元化的渠道,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發展前景、工作崗位、就業前景等。在實踐中發現校友講座,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能夠收到理想的效果,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班主任工作。
2.1開展認識自己、發現興趣主題
班會班會課是班主任與學生溝通、了解本班學生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于剛剛踏入高校大門的一年級新生,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是盡早發現學生的興趣,深入認識本班的每一位同學,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實踐證明,這一階段的工作開展得越早,效果越好。在班會課上,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深入認識自己,靜靜地思考自己的長處與不足。班會課上,讓學生自我剖析自己,寫下自己的優、缺點,這里強調的一點是一定要讓學生寫下自己的優、缺點,一定要記錄下當時的想法。采用這種方式,在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班36人基本做到人人有事可做,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后的社團活動中,都改掉了以往無事可做的狀態。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對于學生的優點,要積極鼓勵,發揚光大,爭取做到帶動、影響其他同學;對于學生的缺點,循序漸進,抓住時機適當地給予個別糾正。針對班級學生都是90后特點,他們都比較敏感,不喜歡讓別人知道他的內心,在班會課的設計中,按照避重就輕的原則,方式上采用以學生參與為輔、班主任設計為主的方式,采用大家容易接受的班會形式。
2.2多渠道深化對專業的認知度
大學一年級的學生要盡早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要了解自己將來的工作崗位、發展前景。只有對自己和專業有一個清晰認識的前提下,學生才能確定自己的目標。考慮到90后學生的特點,采用多元化、多渠道的方式引領學生認知所學的專業,充分利用網絡資料,下載相關的新聞、動畫、視頻等資料,爭取給學生一個直觀的印象,有時甚至可以引導學生查閱行業人士的博客。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學生對行業人士的博客興趣十足,但是他們并不關注其中的行業知識,關注點卻集中于行業人士公司生活、業務活動等。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邀請畢業生或者行業人士到校與本班同學進行溝通、交流,讓同學們充分了解行業前景,幫助大家分析就業崗位與就業前景。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深受同學的喜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3制作個性化的發展計劃
在充分認識自己和行業前景的前提下,利用兩節主題班會課的時間,讓學生基于個人的興趣,為自己制定一個將來的發展計劃,包括將來從事的崗位以及將來的職業規劃。讓學生寫下自己的發展計劃,采用自愿的形式,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計劃,引導同學一起討論、分析該同學的發展計劃是否合理。在班會課結束的時候,收集同學們的職業規劃并進行保存,鼓勵同學們以此為目標,發展、完善自我。課后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談話,主要目的是與學生溝通、交流,幫助學生梳理思路,討論學生制定的發展計劃是否合理。評價學生的發展目標是否合理,主要是看是否符合目前人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要以就業為導向,幫助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的發展目標。
3依托行業標準,全方位發展自己
大學二年級學生主要的目標是全方位發展自己,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為就業做好準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全方位發展自己,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脫穎而出、順利就業、完成自己目標的關鍵。好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參加專業知識競賽,充分利用虛擬公司的平臺,采用在學中做、做中學的方法,全方位地發展自己。對于大學生來說,專業知識的“專”與“精”是就業的必要條件,大二階段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特定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突出自己的優勢。在課余時間,通過微課、慕課等開放的網絡課程資源,深入研究某些特定的領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對于有精力的同學,可以適當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拓展知識面。引導班級同學按照自己的興趣,積極參加虛擬公司、教師工作室、競賽團隊,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引導學生培養團隊協作和動手實踐能力。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凡是在省級、國家級舉辦的各類大賽中,喜獲佳績的同學都是對所學專業比較感興趣的同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興趣與所從事的事業相吻合的時候,人的潛能才能發揮出來,才能有所作為。
4營造環境,積累就業經驗
大學生進入三年級,積累筆試、面試的就業經驗成為重中之重,利用班會課為同學營造相對真實的招聘環境,讓學生積累面試的經驗。對于大三的主題班會,緊緊圍繞市場需求,組織一系列的主題班會,內容上可分為技術篇、面試篇,形式可以多樣化,包括模擬招聘、視頻、HR訪談等。引導學生到招聘網站,鎖定自己將來從事的崗位,依據崗位需求評價自己,從中找出自己與崗位要求之間的差距,完善自己。本階段的任務最好在大三上半學期完成,讓學生清楚認識到競爭的激烈、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大三的課程基本集中在上半學期,學生們可以利用課后時間對自己進行充電,為就業做好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儲備。在學生完成頂崗實踐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虛擬招聘會等活動,讓本班同學積累面試的經驗,引導學生將自己閃光的一面展現出來,贏得HR的贊賞,從而得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在實施過程中,發現組織學生觀看招聘視頻收效很大,視頻是學生們比較愿意接受的一種形式,比單純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5結論
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以就業為核心,開展不同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踏踏實實完成每一個階段的任務。在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軟件四班為例,班級總人數36人,畢業后8人從事軟件研發工作,6人從事軟件測試工作,實現全部同學的全部就業。
參考文獻
[1]袁紫燕.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班主任工作內容與載體探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2(6):50-51.
[2]王赟.以就業為導向推進職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發展[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107-108.
[3]王蕓,褚利民,魯紅媛.全員化全程化大學生就業指導下的班主任工作———以政法類職業院校為例[J].滁州學院學報,2011:121-124.
[4]田甜,劉菲.淺談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學生工作[J].中國電力教育,2013:221-222.
[5]張李麗.五年制高職班主任領導行為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33-36.
作者:蘇春芳 單位:江陰職業技術學院